来源:彩妆达人(liangssw.com)发表时间:2020-12-14 09:18:39 发布:618
话说前一阵,故宫彩妆热闹了几天
这次故宫彩妆可谓是赚足了大家的关注
不仅外壳包装是3D打印技术
且每种包装样式及唇膏的颜色及各种有趣好看、好玩的都是来源于故宫文物
内外兼修,文武双全,会玩敢玩
好了,卖了这么多关子
小编忍不住要问大家,您了解咱武威有哪些个有趣的文创旅游产品吗?
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凉州故事”之彩绘鸠鸟系列文创产品。
在武威市博物馆中众多的文创产品中,有一套“凉州故事”之彩绘鸠鸟系列格外引人注意,其中有鸠鸟胸针、彩绘鸠鸟直尺和镂空金属书签。这只鸟究竟有何来历?它又有怎样不同寻常的传奇故事呢?
“凉州故事”之彩绘鸠鸟系列文创产品的创意来源于国宝级文物汉代彩绘漆木鸠和王杖诏书令册简。
先来说说武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汉代王杖诏书令册简,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它虽历经千年,上面墨书的汉隶依旧清晰可见,内容丰富,记载明确,详细记录了汉代尊老养老制度的法律法规。汉简中明确记载,年七十赐王杖,入官府不用跪拜,有殴辱王杖主者,为大逆不道之罪等一系列法律制度。
那么王杖究竟长什么样?王杖又称鸠杖。民间给老人做寿时,常用“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这样的寿联。它是一种在扶手处做成斑鸠鸟形状的手杖。古时从帝王到平民,将鸠杖赠予高龄老者的风俗一直从汉代延续至明清。持有鸠杖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特权的象征,好比现代社会的一张“敬老卡”。
国宝级文物 汉代彩绘漆木鸠
在武威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大家会看到一只卧姿木质鸠鸟,双目平视,口中含物,两翼收拢于背部,尾呈平行片状,两足曲伸,中有方形卯,为杖杆接榫处。通体墨彩绘制,从颈至腹绘鱼鳞状羽毛,两翼及尾上部绘鱼骨状羽毛。它就是国宝级文物汉代彩绘漆木鸠,是鸠杖的杖首部分,也是汉代尊老养老制度的实物资料。与武威市博物馆这只彩绘鸠鸟形制相近的一件鸠杖,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现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是世人所能见到的所有汉代木鸠杖中,彩绘保存最完整的一件,它和一同出土的《王杖简》,成为我国古代敬老爱老养老方面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历史实物资料。
鸠鸟直尺
所谓“耆老赐鸠杖,孝道永流传”。有人可能会想,林中百鸟,为何偏偏选择“鸠鸟”著于王杖末?《后汉书·礼仪志》载,“年七十受王杖”,要给七十岁以上老人授予王杖,杖长九尺,顶端饰鸠鸟。鸠者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身体康健。鸠鸟是否真的不噎无从考证,汉代学者应劭曾记载一个有趣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和项羽打仗,刘邦被打败了,项羽紧追不舍,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刘邦躲藏在灌木丛中。当时正好有一只斑鸠鸟落在树上,而且不断鸣叫。项军赶到,理所当然地认为树下无人,否则斑鸠鸟不会自由自在地鸣叫。由于有斑鸠打掩护,刘邦终于脱了险。所以,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了纪念这只不同寻常的鸟,就做了鸠杖用来帮助行走不便的老人。
鸠鸟胸针
如今,文物通过现代人的创新,有了更年轻化的表达。这只不同寻常的鸟,幻化成一个书签、一枚胸针、一把直尺,尤其是胸针,做工精致、古意斑斓。据武威市博物馆副馆长梁继红介绍,“鸠鸟本身就寓意着中国古老的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创弘扬敬老尊老的传统美德,鸠鸟胸针销售格外走俏,大家不仅喜欢它的造型、色彩,更看重其中的寓意。”
猜你喜欢
本文网址:http://liangssw.com/zizhuyou/10004.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米娜时尚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米娜时尚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上一篇 : 2021春妆限定新品抢先看:娇兰、香奈儿…
下一篇 : 男士美妆消费潮兴起,是昙花一现,还是时尚趋势?